重庆大学档案馆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教书育人?文化传承”教师教案、科研日志展纪实

作者:朱文婉,罗璇    发布于:2014年10月15日 16:00   浏览量:

摘要:时值学校85年华诞之际,档案馆在主教学楼大厅举办了“'教书育人•文化传承'教师教案、科研日志展"。

时值学校85年华诞之际,档案馆在主教学楼大厅举办了“'教书育人•文化传承'教师教案、科研日志展"。从10日开展以来,陆续有大批学生和老师参观展览,原计划12日结束的展览,应老师们要求,同时考虑档案的安全,延展一天,于13日结束。在4天的展览中,千余名老师、学生、校友、外校学生和在校学习的外国友人参观了展览,很多老教师得知本次展览,也特意从校内外赶来参观。在13日下午展览结束之前,还有学生、老师、校友和外校学生络绎不绝地来到展厅参观。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工作收集的老师捐赠和寄存的部分实物资料。展览分为“育人篇”、“耕耘篇”和“专题篇”三个专题。育人篇主要展示了部分老师的手书教案和老师们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等。如张思复、张济生老师指导的86级学生周建设书写工整的全英文毕业论文。耕耘篇主要展示了部分老师编写的教材和部分科研成果,如彭承林老师研制的1992年生产的CNP-1体外心脏起搏器。专题篇主要选取七位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并将相关的教案、科研日志等实物展出。如:江泽佳老校长家人捐赠给学校由档案馆收藏的江泽佳手书的校训、各个时期的毕业证书,大量关于教学的手稿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批示手稿等;萧允徽老师7本130万字共600多幅板书式教案手稿;孙才新亲手为司马文霞填写的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表的示范初稿;罗裕锟老师为原西南师范大学设计的校园建筑图纸和讲座手稿等。这些教案、科研日志、教具模型等都承载着85年重大老教师们教学涯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是他们,在那个物质贫乏、条件有限的年代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重大人,在今天看来,这些实物的展出更体现出老一辈重大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关爱学生的精神。

欧可平、周绪红、舒立春、张四平、肖铁岩、杨丹、刘庆、孟卫东、李学静等领导陆续参观了展览,并对对本次展览予以了充分肯定。欧可平在11号下午学校召开的“教书育人•文化传承”座谈会上高度肯定了这项工作,认为“档案馆用‘口述档案’及时地保护和拯救了老一辈重大人珍贵的历史记忆,传承和积淀了重庆大学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希望档案馆再接再厉,进一步挖掘学校和学院的历史,特别是人的历史。同时希望学校各个学院及相关部门能够大力支持并帮助档案馆做好这项工作,使重庆大学精神传承、弘扬光大。”周绪红校长在观看展览以后,要求全校教师观看。分管档案馆的舒立春常务副书记对本次展览高度重视,给予了全程的指导。肖铁岩副书记参观展览后指出这是档案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让沉寂档案柜的资料‘讲述’学术发展历史,彰显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伟绩,是一件极大的有利于师生进步的好事情。”

展览感动了老、中、青三代重大人,他们对展览主题给予高度肯定。来参观的退休老师看了展览以后说“期待学校以后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展览,用具象的实物对全校师生起到知校爱校教育的示范作用”,高研院敖依昌教授认为“这个展览体现反映出我校教师爱校、敬业、奉献、爱生、诚信的高尚情操,再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马乐表示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严谨治学的精神,领悟其教书育人、甘愿奉献的真谛”。其他青年老师纷纷被老前辈们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认为老一代教学科研的方式方法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学习、挖掘和继承;参观的学生不断感叹老一辈老师们教案的精美,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严肃认真的科研精神,有的学生观展后感叹“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惊叹的手写教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2014届毕业生留言说“快要毕业了,如果重新来过,一定好好学习”;四川外国语大学韩语系学生周利说“这些教案和科研日志使我非常震撼,感到了重庆大学深厚人文气息,看到了老教授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90后的我今后的方向和动力”。本次展览还吸引了众多国外友人,观展之余他们主动留言。英国驻重庆总领事洪婷娜参观后留言“感谢这一次有关教学的展示,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能看到如此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荣幸”,正在动力学院攻读博士后的巴基斯坦友人Aamir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辛明道老师的论著,他说辛老师是自己导师廖强先生的导师,并称赞这就是一种传承。

据档案馆馆长李平介绍,档案馆于2011年11月启动了“口述档案”工作,首批开展的口述档案工作主要围绕学院学科发展及老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对50—80年代在学校从教的部分退休老教授、老专家进行采访。至今,已采访101位老师,获得采访录像179.45小时,录音184.85小时,收藏实物4000余件,寄存实物约200件。原本,他们决定通过口述,在碎片式的资料中,整理出当年的教学、科研、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将其作为档案保存下来。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常常被老教授们的敬业、奉献及对学生的爱深深感动,于是萌发了办实物展的想法。他说:“一方面,这里有老教师们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方法、理念,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另一方面,他们代表了建校以来的精神、文化,这次展出隐去了老师们的个人简介,比起他们在科研学术上的成就,我们更希望这种师德力量能被后人传承、传颂。”

在展览中受教育、在教育中去实践、在实践中来传承老一辈教师的精神。在13日下午在展览即将结束时,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仍不愿离去。

今后学校档案馆还将以各种形式展示向学校师生展示我校文化,使重大精神永续相传。